翻斗式雨量傳感器是一種廣泛應用于氣象、水文、農業及環境監測領域的高精度降水測量儀器,其核心原理基于機械翻斗結構與電子計數技術的結合,通過量化翻斗翻轉次數實現降水量的精準計量。
該傳感器主要由承雨器、翻斗機構、磁鋼-干簧管計數模塊及信號輸出接口組成。承雨器采用Φ200mm標準口徑,確保雨水收集效率;翻斗為雙穩態機械結構,由上下兩個對稱斗室構成,上斗室用于緩沖水流,下斗室作為計量單元。當雨水積累至設定閾值(通常為0.2mm降水量)時,翻斗重心偏移觸發翻轉,排出雨水并復位,每次翻轉對應一次脈沖信號輸出。磁鋼與干簧管的配合使信號觸發靈敏,接點壽命可達千萬次,確保長期穩定性。
1、選址與準備
選擇合適的安裝位置:應選擇開闊、平坦且周圍無高大建筑物、樹木等遮擋物的地方,保證降水能夠自由、垂直地落入雨量計的承雨口。避免在有污染源或強電磁干擾的環境中安裝。
基礎施工:如果是在土地上安裝,首先挖掘一個深度約為30-50厘米的坑,并在底部鋪設一層厚度約為10厘米的碎石以增強排水能力。然后澆筑混凝土基座,確保其表面水平。
2、安裝過程
固定底座:使用M8的地腳螺栓或膨脹螺釘將傳感器底座固定在混凝土基座上,確保底座水平度誤差控制在±0.5度以內。若在硬化地面上安裝,則可以使用膨脹螺栓直接固定。
安裝傳感器主體:將雨量計小心放置于已固定的底座上,并通過螺栓或其他固定裝置將其牢固連接到底座上。在此過程中,要確保翻斗部件能夠靈活轉動,沒有卡頓現象。
電纜連接:連接雨量計的信號輸出線至數據采集器或其他接收設備的輸入接口。電纜鋪設時應注意防水防潮,避免過度彎曲和拉伸,并盡量使用線槽或線管保護電纜。
3、調試校準
調節儀器水平:調整調平螺釘使水準泡居中,確保整個儀器處于完q水平狀態。
人工給水檢定:進行人工給水測試,模擬降雨過程來驗證翻斗雨量筒的測量精度和穩定性。向承雨器緩慢倒入一定量的水,觀察翻斗的翻轉情況及數據采集器上的顯示是否準確。
校準調整:如果發現測量值與實際值不符,需對設備進行校準。可以通過調整校準螺絲或在數據采集器中輸入校準參數來進行修正,直到測量值與實際值相符。
4、最終檢查
確認所有連接牢固,設備運作正常。
檢查是否有任何潛在的問題,如電纜損壞、設備傾斜等。
對整個系統進行最后的測試,確保一切工作按預期進行。